校內人員報名請先 登入 ,如您是校外人員請先進行 註冊

已註冊過的校外人士,請先 登入 並報名活動。

活動分享網址 https://activity.ncku.edu.tw/index.php?c=apply&no=15887
活動名稱 【根著與再生】「在宅醫療與醫學教育:臺日經驗與展望」

活動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B1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
活動開始 2025/04/28 13:50
活動結束 2025/04/28 18:20
入場時間 2025/04/28 13:20
承辦人聯絡資訊 林俐妍
承辦人電話 56050
承辦人信箱 vllin@gs.ncku.edu.tw
報名開始 2025/03/11 10:00
報名結束 2025/04/27 00:00
主辦單位 醫學院 、 人文社會科學中心、臺灣在宅醫療學會、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
主要語言別 Chinese only
育才網
正取 12 / 100
備取 0 / 0
住宿生限制
公務人員時數 0
是否接受校外人員
報名需審核
是否提供餐點
是否需索票
限定外籍生參加
參與報到規定

此活動若報名未到,將列入通識講座統計,若滿兩次者則啟動線上報名停權機制,下次現場報名時需完成簽到退才能自動解除

參加限制 [編制內教職員]:全部
[非正式人員]:全部
[學生]:全部
[附屬單位]:全部
共27種身分類別

通識教育講座領域:社會科學、生命科學與健康

(1)主講者:吉村學

職稱:教授

服務單位: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部

演講者學經歷:

畢業於宮崎醫科大學(現宮崎大學醫學部)後,曾在自治醫科大學社區醫學系學習社區醫學與家庭醫學。2003年起擔任日本岐阜縣伊維郡西北地區醫療中心主任,開創了以偏鄉為基地培養醫療人員的先驅性工作,其獨創的教育理念和跨學科訓練模式廣受好評。2015年,他從工作了17年的偏鄉醫生轉而成為母校宮崎大學醫學部教授,並在大學醫學專業教育體制內穩健地推行教育改革,得到師生及醫界好評,並逐步改變宮崎地區的醫療保健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2)主講者:林宏榮

職稱:院長

服務單位:奇美醫學中心

演講者學經歷:

曾任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。專長為急診醫學、AHA BLS & ACLS Instructor,在其領導下,奇美醫學中心成為臺灣在宅醫療重要的推進機構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3)主講者:余尚儒

職稱:所長

服務單位:臺東都蘭診所

演講者學經歷:

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創會理事長,2015年赴日本取經之後,推動臺灣在宅醫療發展,並於2017年開設台灣第一間以「在宅醫療」為核心運作的診所,以在宅醫療推動共生社區及在地整體照顧模式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4)主講者:盧豐華

職稱:主任

服務單位:前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

演講者學經歷:

曾任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、高齡醫學部主任、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。2022 年退休後創設世澤居家醫療診所,並與府城在宅醫療伙伴共同籌組「醫顆心」團隊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5)主講者:阮俊能

職稱:系主任

服務單位: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

演講者學經歷:

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系主任、心臟血管外科主任。阮俊能醫師是2021-2023年台灣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副祕書長,2021-2023年台灣體外維生系統學會(TwECMO2S)常務理事,2022-2024年台灣心臟學會外科學委員會委員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6)主講者:王秀雲

職稱:教授

服務單位: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

演講者學經歷:

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。研究專長為近代醫學史、科學史、台灣戰後醫學史、性別研究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

(7)主講者:許宏彬

職稱:教授

服務單位: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

演講者學經歷:

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。研究專長為醫療史、台灣史、科技與社會研究。

大綱:

隨著全球化和社會進步及醫學科技的發展,台灣正迎來超高齡社會的挑戰。自2018年起,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,預計到2025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.1%,形成超高齡社會。高齡化對個人、家庭、社會和國家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,尤其是在醫療資源的需求和分配上。隨著人口老化,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,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也隨之增加。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攀升,扶老比率和扶養比率也將持續上升,對個人、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壓力。

論壇將邀請來自台灣和日本的專家學者,共同分享和交流在宅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未來展望。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多學科合作、創新教育模式和政策倡導,推動醫療體系的轉型,應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。期望通過這次論壇,能夠為南台灣的醫療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公平、可及和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。